參、自我評估及心得感想
- 佑恩 陳
- Oct 4, 2021
- 3 min read
陳佑恩︰
當初校內專題剛開始不久,我是跟著另外一位指導老師做專題,可是我發現自己與老師的想法以及表達上沒辦法產生共識,於是協調退出並找了另外一位老師了。我認為校內專題算是比較進階的課堂學習,除了需要學習新的專業知識之外,還要與指導老師溝通,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掌握目前進度,更多的是自己,必須要有自學的能力,並不是學校上課所能觸及的到的知識或是技術。
校內專題開始的第一個禮拜,我在程式上就遇到了瓶頸,小的問題可能花了一個鐘頭去解決,大的問題則是花上一天,卻還沒有任何頭緒,但也因為這樣,我會試著去分析問題,如何去解決以及如何著手,漸漸上手了之後,碰到了程式相關的問題,就不會浪費那段時間再思考了。對我來說,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這段時間,我和陳冠宇向博士生學習了不少,不僅僅關於程式方面,還有學習上的心態,他說過︰你不一定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一定要開始,才能很厲害。用來勉勵我和陳冠宇,我很感謝博士生學長也很感謝系上,能夠讓我有這個機會去做校內專題。
除此之外,我覺得這是一段非常好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程式方面的能力,透過閱讀程式書籍之外,還可以參加校外比賽累積實力。我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規劃考研所要準備的科目。時間管理,也是我在這段時間培養出來的,能夠有效率的分配時間去做該做的事。
陳冠宇︰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覺得是在成長中很寶貴的一段經驗,雖然一開始是希望能去校外專業實習,但我因為時間成本等等因素,放棄了這個選項,當然在過程中還是很嚮往那些校外的同學們,但因為自己想往更高的學歷前進,不得不放棄了校外,當然我還是有看到一邊補習一邊去工作的同學,為此我也只能說我可能是時間管理不好吧,但說實話,我並不會後悔自己做的決定,在校內的時間確實的彈性了很多,才能讓我在校內也修了很多學分,一邊進行校內專題一邊補習一邊應付學校的課業,時間的管理編排,我的生活也變得更規律更充實,我也認識了新同學,這些都是我一開始不曾想過的,當然我還是很嚮往能去公司上班學習,用學生的身分去企業內學習的機會我想是屈指可數,不過都已經決定了,我還是傾向盡善盡美,因為這學期的經驗,下學期我的課會盡量排簡單一些的,這學期的報告太多了,導致我的掌握度很不足,一個頭兩個大,確實沒時間應付這麼多東西,縱使是一開始就準備也一樣,為了更好的專注於考研的準備以及專題的成果發表我想先少一點來自學校的壓力,說是這樣說但我也是算過學分的問題,這樣大4下會不會爆掉我都想過了,我基本上我會只剩課程時數跟經典50,所以應該是很輕鬆了,一直以來我都想把事情先做完,但其實可以編排到更後面的,輕重緩急的分別其實很重要,根據期限以及難易度去編排等等,這學期可以說是學到非常多,不單單是說技術上面的能力,更多的是得到一種啟發,最後說一下我覺得這學期在專業實習上哪裡做得不夠好,我認為有兩個部分,第一點是投入的時間,我看身邊周遭的專題生大家都花很多時間在做,常常就聽他們說要開會阿,或是東西做不出來,但我並沒有這個問題,一方面是老師本身沒給我們什麼作業,再來也能直接連結到第二點,就是消極的部分,我剛剛提到說時間投入不多,但這並不是老師或學長的問題,應該是我們專題生要自己花時間去研讀討論,而不是沒有指示就不做事,我雖然很需要他人的提點但這並不能成為一個沒投入心力時間的藉口,下學期開始我的課程將大幅減少,我想多投入一些心思在專題上,希望能夠改善投入時間不足以及消極的問題,誰不希望做出亮眼的成果呢,期許下學期的自己能給出一個肯定的自我評估。

Commenti